,一天就睡四个小时……要不然你进商州都未必能走上几段水泥路。”
组长说这话,办公室里的组员们也是悲戚的很,他们都快死而后已了,难怪府衙里现在供奉的是诸葛亮,原来都是有期望的。
其实本来也没必要干那么快的,大家都怕扯着蛋,但一件件的实事干成后,看着百姓日子变好起来,心里是真爽啊,爽到戒不掉的那种。
再加上一封封指示和汇报的电报不断的在长安商州直接传递。
紧迫感就更强了。
而人才,还远远不够。
好在这次派过来的陈标很好用。
上午十点多,方案就被写了出来,而此时,办公室里一个人都没有,全骑着朝廷配发的摩托车出去公干了。
组长还以为这事得费陈标一天工夫,但陈标原本想去的就是艰苦地区,对于自身的要求极高,培训成绩都是一等一的好。
区区两个产业的规划方案自然不在话下,但这还只是初步的预想方案,具体的实施还得考察整个商州才行。
不过现在嘛。
陈标探头探脑的集装箱办公室外边看去。
嗯,刺史不在,司功参军也不在,应该没人抓自己去办公了吧?
那不得赶紧出去,去看看商州城,这以后也好开展工作,鬼知道再待下去会被谁借调到哪个办公室里?
走在商州新城的街道上,陈标总算有空看看这座新城了。
如今的商州城,人人看上去都很忙碌,戴着施工帽在紧锣密鼓的建房子的工人,蹬着三轮车拉着不锈钢饭菜桶送饭的妇女,商店门口卸货的工人,清点货物的店员。
前两年,整个大唐都被折磨的欲仙欲死,那会儿的商州城虽然只遭了些水灾,但大环境不好,商州也躲不掉影响,那两年丹江转运压力贼大,说是服役二十天,实际上远远不止,而且商州本来就田少,外边的粮价飞到天上去,这地儿的百姓日子也没好到哪里去。
“那时候我那儿子在码头上一干就是两个月,回来后人都瘦脱相了,家里唯一的老母鸡都杀了给补身子。”
“就是就是,我家做豆腐的,我们这又不是宽乡,授不了田,好家伙,存了十年的钱呐,才将将保住一家子没饿死。”
“害!说那些干啥,现在不好多了,我三个儿子,全去修那个啥水电站了,一天二十钱嘞,三儿子就是六十钱,还管一餐饭,哎,我还想着能给老三说亲了,结果之前说话的那吴狗东西说他家闺女被选去读书了,不嫁了!都十三了还读书呢!
你们说这算啥事啊!他不乐意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