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应运而生。
年宵市场每年从腊月二十四到大年三十。
尤其大年三十是通宵开放,一直到初一早晨六点才结束。
这也造就了年宵市场空前的人流量。
前世一位在港岛做餐饮朋友,移民前向他传授心得,形容维园年宵的熟食档是一门“赚钱不起眼的生意。”
生意好到可以用“七天赚半年”来形容,人流量大,消费需求旺盛,再加上春节的特殊氛围,简直是餐饮业的印钞机。
听了朋友的介绍后,如果不是当时他已经进入投行,真的会参与维园年宵熟食摊位的竞标。
几天时间,净赚几十万,这么高的利润,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机遇。
除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,按照现在的糖水售价和预估的人流量,如果能拿下个好位置,七天赚个几万块应该不成问题。
这可是相当于目前糖水铺一到两个月的利润。
而且,陈记现在销售的糖水和点心小吃,都非常适合年宵市场上销售。
陈秉文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报纸上的广告,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。
维园年宵市场这个在1978年还不太起眼的商机,在他眼中却像是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。
七天赚半年。
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。
按照目前陈记糖水铺的盈利速度,一个月能赚三万多港币,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。
但如果能拿下维园年宵的摊位,七天时间就能赚到几万块,甚至更多!
而且,年宵市场的消费氛围和普通街边生意完全不同,春节期间港人舍得花钱,尤其是带着家人“行年宵”时,吃喝消费几乎是刚需。
陈秉文合上报纸,眼神坚定。
这个摊位,必须拿下!
当天晚上,陈秉文把父母叫到一起,将维园年宵市场的商机详细解释了一遍。
“老爸、老妈,如果我们能拿下维园年宵的摊位,七天时间赚的钱,可能比现在一个月的利润还多。”
陈国富和汪巧珍对视一眼,有些迟疑。
“阿文,年宵市场的人流量确实大,但竞标摊位要花多少钱?而且,我们现在的糖水生意才刚刚稳定,突然去搞年宵,会不会太冒险?”
虽然已经对陈秉文的生意头脑有所认可,但陈国富和汪巧珍仍然有些犹豫。
毕竟,糖水铺刚刚起死回生,现在要投入一大笔钱去竞标年宵摊位,万一失败,岂不是雪上加霜?
陈秉文看出父母的顾虑,认真解释道:
“老爸、老妈,今